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京东“打白条”怎能算创新
发布日期:2014/2/27 来源:证券时报网 编辑:Cherry 阅读次数:2246次

  在看到阿里、腾讯做金融,并且以做金融的各种形态轮番抢占报纸头条后,其他现金沉淀量巨大的电商难免会心动。所以京东近日推出“打白条”功能一点也不奇怪。
  以信用支付之名,“打白条”做的是个人消费贷业务。媒体对此盛赞居多,有的媒体称之为大数据的完美演绎,有的称之为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但在记者看来,“打白条”的实质是京东用做供应链金融的逻辑在C端(个人端)做消费金融而已,谈不上突破和创新。
  去年11月,京东就针对上游供应商推出了企业融资服务“京保贝”,根据产品采购、入库、销售情况和合作时间等指标来审核供应商资质;同样的做法被复制在了“打白条”上,利用用户在京东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记录、购物评价等数据和接入央行征信记录的条件来做出是否放贷的评定。
  比如记者的一位朋友,作为京东多年的忠实拥趸却没有拿到白条内测的资格——因为她在京东上购买的物品以大家电居多,这样的购买记录会被认为是收入稳定、资金力充足、消费欲望不足。
  这些操作有技术含量吗?有,因为这的确涉及大数据分析。有创新之处吗?没有, 事实上任何一家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甚至银行都这么玩,毕竟数据摆在那,不可能不去找规律做分析。
  跳出京东来看,个人端信用支付也不是京东首倡。新浪在去年底就推出了信用支付,利用微博上的交互数据和身份认证给微博用户放贷,可惜应用场景太少,至今还在尴尬内测之中。而个人信用支付首倡者,是不断领路却又被不断包抄的阿里。
  事实上,去年3月阿里的信用支付就已经在内测,它与京东白条的区别在于:阿里信用支付没有跳出银行体系,贷款资金仍由合作银行提供,而京东白条则完全使用自有资金。
  那为什么阿里的信用支付杳无音信,是因为怕坏账侵袭本金吗?不是。即使按照京东的标准(1.5万额度加上50万内测人数)来测算,阿里也最多损失7.5亿元,比请全国人民打车的5亿差不了多少,更何况不可能每个人都违约。所以阿里的熄火并不是因为怕坏账率得不到控制,而是因为余额宝的火热冲淡了阿里做消费信贷的冲动。
  当时的阿里,比现在的京东更着急想要转战移动端。因为支付宝虽然在PC端(个人电脑)牢牢占据了电商老大的位置,但到移动端却地位不保。当时的移动支付主要有三种渠道:一是支付宝余额,二是快捷支付,三是网银支付。但这三种方式各有缺陷:愿意在支付宝中放太多现金的人不多;放心绑定银行卡快捷支付的人数量有限;网银支付页面转换太频繁,效率过低。
  那如何将PC用户赶到移动端?要知道移动端才是大势所趋。一位在支付宝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支付宝想到的大招就是“信用支付”,用户在淘宝各大平台购物,可以先用手机端赊账,再通过电脑端还款。可后来余额宝横空出世,用户都被T+0赎回和高收益大量吸引至手机端,一解支付宝迁徙用户之忧。
  说到底,京东其实走的是阿里的老路子。要知道京东隔绝了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这两种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渠道,除了银联以外,只留下快钱和拉卡拉几个小众的支付渠道,客户使用率有限。而“白条”是京东将用户驱逐至移动端的方式之一。所以有评论说京东想抢银行的消费贷奶酪恐怕是误解。而下一步京东要做的,不难预测将会是与基金合作进军个人理财领域,赚取中间收益并加深用户黏度。
  不过,京东首席执行官刘强东错过了玩金融最好的时间,余额宝和理财通异军崛起的去年,刘强东却在国外进修。此时进入消费信贷领域,有点给资本交差的感觉。但想想也能理解,京东要上市,总要讲一些支持资本想象的故事——这莫过于时下最热的互联网金融。
  这个故事,京东正在讲。后效如何,我们再看吧。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有关问题的公告 [2019-10-26]
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8-11-29]
关于调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的公告 [2018-11-20]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 [2018-09-28]
两岸IT大佬热论:台湾为何“缺席”移动互联网 [2015-01-15]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