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要闻 >> 正文
消息称两部委调研解除种业外资控股限制
发布日期:2011/8/2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Grace 阅读次数:2292次

    与外资搏击中的中国种业将面临新的考验。昨日有报道称,中国可能将允许外资控股国内的农业种子合资企业,中国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正在对此进行调研。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向国内主要的种业上市公司咨询,企业方面均表示尚不知情。其中隆平高科董事会秘书彭光剑则明确表示可能性不大。“这与政府促进国内种业发展的政策精神相违背。”

    对于和利马格兰的合资项目,彭光剑称还在前期的协议商讨过程。“我们会占有60%的股份,这点不会改变。”彭光剑说。同时,敦煌种业也向记者表示,敦煌方面和美资先锋公司的合作企业是以51%对49%的股份比例,不会变动。

    外资不断渗透

    目前,中国只允许外资种子企业以参股中外合资企业的方式运营,且该类企业外资持股比例不能超过49%。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住外资对中国种业市场的侵蚀。

    中华粮网分析师张智先指出,外资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后,在资金规模、技术、营销以及服务方面,外资有着明显优势,所遇到的竞争阻力很小。

    2002年,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种子法》实施以来成立的首家合资企业。登海种业和杜邦旗下先锋公司分别拥有51%和49%的股份。此后,在2006年先锋又与敦煌种业成立合资公司。至此,东北、华北、京津冀、黄淮海、西北、西南等六大国内主要玉米产区布局中,先锋公司已基本全部掌控。与此同时,孟山都在西南,KWS在黑龙江,先正达在吉林北部、新疆和西南等地区都占有很高市场份额。公开资料显示,以玉米为例,2006年,先锋旗下先玉335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因发芽率高、米质好、收购价稍高等优点而得以快速推广,到2010年单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占到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7%。

    截至目前,目前国内排名前10位的种业公司中,隆平高科、敦煌种业、登海种业、山西屯玉等频现外资“身影”,孟山都、先正达、杜邦先锋、利马格兰等国际种业巨头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潜伏”。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介绍,到目前为止,在中国注册的外资(含合资)种子企业已经超过了70家。

    国内种业小而散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然而,与外资强势进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种业却依旧处于一个散而乱的局面。郑宇洁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持证种子企业共8700多家,相比美国1100多家、印度600多家的数量都高。与此同时,中国前十强种子企业仅占国内种子市场份额的13%,美国前20家种子企业垄断了其70%的市场,登海、隆平、敦煌、德农、丰乐等5家上市公司2008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一家公司的1/15。

    郑宇洁介绍,我国种子公司大多是以行政区域设置的,因此具有“小、散、杂”的特点,行业集中度较低,受我国科研体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存在科研和生产相互脱节的情况,加上中国种业在国家政策的长期保护下,导致该行业缺乏竞争力。郑宇洁认为,若放开限制,我国种子行业将会受到较大冲击,我国种植业或面临大幅度调整。

    目前,本土企业的优势主要在于对当地环境和气候的熟悉,能够有效选择适宜的培育方式提高植物成活率,而外资企业优势主要在于拥有较强的品种研发能力,后续动力较足。郑宇洁称,一般跨国公司把销售额的8%~10%作为科学研究经费,因此其在品种选育和科研技术方面拥有优势。“我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所占市场份额却远不及海外企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企业在品种研发阶段的投入不足,这既有企业资金实力限制的问题,也有种业控股权由政府掌管而产生的问题。”郑宇洁说。

    对于国家正在调研放开种业外资控股政策的传闻,张智先则保持乐观,“尽管冲击不可避免,但开放对农业产业可以带来正面影响。”他认为,只有在完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才能历练出较强的本土企业,从而与外资抗衡。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大北农董事长之妻在美被捕 5员工上演种业谍战片 [2014-07-07]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直接补贴政策今年难延续 [2014-04-24]
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倍增 商务部二季启动风险排查 [2014-04-23]
商务部预计今年消费增速约为13% [2014-01-24]
商务部终裁对原产美国太阳能多晶硅征反补贴税 [2014-01-21]
关键字搜索: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