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机构清科集团发布的统计显示,中国股权基金的募资和投资额发生V形反弹,预期将会进入快速增长轨道。
在这个过程中,大型国企的角色值得关注。基于2009年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已经释放出的大量中长期债务融资资金,并且考虑到大型国企正是主要的融资者,而这些企业自身主业的投资扩张空间度相比其债务融资规模仍然有限等因素,那么当前以及明年的产业(金融)投资市场和经济资源(再)配置体系中,大型国企很可能会成为逐渐活跃其中的新型中介参与者。
资金(持有)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企业)之间的有效配置,是关系到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枢纽性条件。大型国企集中式地以相对低价获得了债市和银行信贷的金融资金后,今年由于宏观政策对房地产业的偏倚以及主要产业间复苏的不均匀,导致资金流向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比如,相当部分的国企资金进入了房地产和土地市场投资。不过,随着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回报率逐渐降低、风险率迅速提高,以及中央宏观政策对不同产业扶持政策的平衡调整、土地和房地产政策的理性规范,大量国企闲置资金从前期的地产投机中转移、进入广泛的产业股权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中,是可以预期的,并且这对宏观经济复苏趋稳并恢复活力,是有着正面作用的。
大型国企所能直接承受的风险,比如对中小企业要高得多。中国众多中等规模企业和小企业的资金缺乏程度,并没有由信贷政策的数量宽松而缓解多少。而如果不能从整体的金融业多元改革、放行多种所有制和各种规模大小的银行(存贷)机构自由生发展出发,既有的国有银行体系,从宏观风险角度控制出发,也不能、不应该是中小企业债务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但这也同时最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活力。正是基于这种宏观经济和金融垄断现实,我们有必要关注,由大型国企通过银行和债券体系进行债务融资(同时不排除通过证券市场股权融资)获得低价中长期资金、转手再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入中小企业和其他规模略小企业中的资金配置新链条。这种资金配置新链条,在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层面上,多少缓解了既有的金融垄断格局在资金和经济资源配置中,深重难返的积弊问题。但同时需要审慎研究的是,这种新的资金配置链条,是否真的能够减低既有金融系统的风险?
从风险管理链条看,金融机构的信贷和固定收益(债券)投资风险管理,与大型国有企业的产业投资、股权风险管理,彼此如何衔接以及各种潜在风险的充分预防,可能需要银企双方都有所准备。而对于资金充沛、对各种投资跃跃欲试的大型国企而言,理性的进行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组合、需要极强的投资整合和管理能力,这存在一定挑战。我们希望,今后这些资金充沛型的大型国有企业的产业和股权投资,能够带动一批企业内产业投资专业人才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