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0月30日投票通过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调查。这项调查是应美国钢铁公司,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等要求做出的,这些公司指责中国出口无缝钢管获得了政府不公平补贴。据悉,此举有可能导致对从中国进口价值3.82亿美元钢管征收100%关税。
频频发生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给中国企业造成的被动和麻烦不断,看起来是坏事;但是,这种被逼无奈的事实也要求中国各方面快速行动起来,提高应变能力,这又是好事。
一方面有利于中方尽快启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金融危机之下,各国尤其是美国等贸易逆差国,都加大了对本国产业的保护,贸易保护主义重又抬头,使我国的外贸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此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10月30日投票通过对中国钢材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对此作出了愤怒反应,并向世贸组织投诉,启动了一个为期60天的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商务部11月1日公布了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和韩国的进口己二酸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中国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态度和快速反应的策略,凸显了中国在应对贸易摩擦方面的能力。
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的出口导向政策作出适当的调整。长期以来,我国都坚持鼓励和支持出口的政策,而出口也成为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出口每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0%左右,对经济增长率的拉动超过了2个百分点。但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得到提高时,就要考虑出口导向政策的调整。因为,高达两位数的出口增长率并不能长久地维持,如果坚持单一的出口路径,不仅会造成国际间贸易摩擦增多,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不利。只有不断扩大内需,才是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出口企业要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档次,从出口产品量的扩大转到品质的提升上来。事实证明,许多贸易保护措施都是针对一些夕阳产业和低端产品。当我们出口的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时,他国再想举起“反倾销”的大棒也就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