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一个几年未见面的大学同学在北京偶遇,得知他"下海"后自己创办了一家公司。在谈了创业的诸多艰辛后,他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很专业的问题--税收筹划,问我能否为他参谋参谋。我问为什么?他说他现在从事的高科技开发行业税负较重,而有些同行通过开展税收筹划,有效地降低了税负。他因为不懂税收筹划,在市场竞争中已处于劣势。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拜访了在税务局工作的朋友,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已有人在做这事,但都不公开,做起来很复杂,挺专业的。记者又采访了一家税务师事务所,一位老同志说:"年轻人,现在做这事有风险。我们能做,但只能和委托人细谈。"回答中透着神秘。
2000年1月5日,中国税务报社将原《社会周刊》改为《筹划周刊》,而在此之前,大家都没有看到国内有专门关于税收筹划的报纸,《中国税务报。筹划周刊》便成了第一家"吃螃蟹"的报纸。为了使《筹划周刊》能规范、健康地发展,贴近读者,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经济社会部近日召开了税收筹划专家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等单位的部分专家学者进行座谈,研讨了税收筹划的有关问题,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意见,或许能有不少启发。
税收筹划有市场
石坚(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副主任、研究员):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开展得很普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都开展了此项业务。在国内,虽然说得不多,但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民营企业、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分公司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早已开展了税收筹划。他们在企业内部设立了实力很强的税务部,许多工作人员原来是税务局的精兵强将,对税法的研究丝毫不逊于税务干部,做起税收筹划来如鱼得水。
张文春(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博士):税收筹划在发达国家已非常普遍,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已深入人心。纳税人把在投资、经营、营销等活动中通过税收筹划降低税负、增加收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视为应有的权利,并广泛加以应用。同时,欧盟的一些国家在税法中也以各种方式明确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权利。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税收筹划只是近几年的事,而且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很肤浅,纳税人还没有普遍树立税收筹划的观念。
匡小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中国税务报社创办《筹划周刊》很有意义。税收筹划市场有很大需求,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会进一步与世界经济接轨,中国企业将大规模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参与竞争。
税收在企业的各种决策中将会有越来越大的影响,通过税收筹划减轻税负,提高竞争力,既是企业的权利,也是在世界性的竞争中获胜的客观需要。今后的税收筹划将超越国界,面向世界。
会上,专家们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长春税务学院等大专院校已经或即将开设税收筹划方面的专业课程或讲座,向学生系统地讲授税收筹划的知识,这门课很受学生欢迎。懂税法、会筹划的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将会很受器重。这或许更能说明税收筹划具有很大的市场。
税收筹划的现状及问题
税收筹划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当前在我国开展税收筹划的现状却不能使人满意,也存在不少问题。夏琛舸(财政部科研所博士生):当前国内开展税收筹划比较困难,严格意义上的税收筹划也不多。
主要原因是:许多企业的领导人还没有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对其概念和操作显得很陌生;我国税法规范性差,档次低,大多是条例、暂行条例、办法、通知等,内容分散,不易把握,差异少,做筹划很容易"触雷".张文春:目前,我国对税收筹划的研究较为肤浅,成型的理论不多,现在出版的税收筹划书籍大多是一种模式,其理论和技巧多是国外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国际筹划",适用于我国税法的较少,且操作性较差。专家们认为,社会舆论特别是一些税务机关对税收筹划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税收筹划的正常开展。普通人认为筹划就是偷税、逃税,一些税务机关认为宣传税收筹划、开展税收筹划会使税收收入减少,这导致了税收筹划往往是在偷偷摸摸地进行,做得多宣传少。许多从事筹划的中介机构也不愿意声张、宣传自己的经验和成绩,怕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稽查对象。
期待税收筹划浮出海面
税收筹划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目前存在不少问题,怎么办?专家们开出了"药方".
盖地(天津财经学院教授):去年新修订的《会计法》对做税收筹划很有利,纳税人应充分研究和利用。现在,税务会计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税务会计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做税收筹划离不开税务会计,二者有紧密联系。我编著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一书即将出版,希望能对纳税人有所裨益。
刘剑文(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必将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开展税收筹划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税收筹划具有合法性、目的性的特点。税收筹划不能违法,要把它和避税严格区分开来,我们既要注意法律的规定,又要关注政策的变化。税收筹划主要是利用不同国家间税法上的差异和我国地域间、行业间税收政策的差别来开展的,税务部门应当给予其一席之地。
杨志清(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副主任、教授):开展税收筹划,需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对此,纳税人、税务机关都需要转变观念。
税收筹划不是偷税、逃税,而是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经营活动的事先筹划与安排,进行纳税方案的优化选择,以尽可能减轻税收负担,并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开展税收筹划,并不会助长纳税人逃避税收的歪风,造成税收的大量流失。相反,它有利于发现税收制度与政策的缺陷和漏洞,从而可以不断完善税制,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调整的政策。税收筹划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纳税人最好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
税收筹划已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诞生和发展,它必将随着经济浪潮汹涌澎湃而来,并获得广泛发展的空间。我们期待着税收筹划早日浮出海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