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税收襄助高新技术企业上规模--来自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报告
发布日期:2007/8/2 来源: 编辑:Jerry 阅读次数:3690次
[打印]

5月18日清晨,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职工忽然发现局里来了很多手持照相机、肩扛摄像机的记者,有电视台的,新华社的,还有报社的……职工们说,这么多记者同时来到海淀区地税局,肯定有什么重要事情。

        正如职工猜想的那样,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专门组织的"高科技与税收"专题研讨会将在这天召开。之所以吸引了众多记者,主要是因为与会的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四通集团、北大方正等高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一直是众多媒体追逐的对象。

     下午1点左右,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李勤第一个来到海淀区地税局。

        接着,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和四通集团总裁朱希铎也出现在会场。

        北京用友、北大方正、红帆通信、锦绣大地等单位的负责人也先后在会场就坐……

        一大早就赶来的记者们立刻把话筒和镜头对准了这些知名人士,有些人还不时地向熟悉的"大老板"们打着招呼。

        这些公务十分繁忙的老总们为什么都聚到了税务局?因为这些老总所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创业至今,始终实实在在地体会着税收对他们的支持。因此,他们也关注着税收。

        四通集团总裁朱希铎的话代表了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老总的心声:"我们这批在中关村起家的企业,当时创业时都很艰苦,联想当时是20万元起家,我们是2万元起家。之所以企业能有今天,优惠的税收政策对我们前期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时我们经常讲,试验区十几条优惠政策,最实用、落实得最好的一条是税收的'三免三减'政策。"

        1988年5月,依托北京中关村的科技人才优势,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海淀高新技术试验区宣布成立。当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只有324家,而11年后,海淀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家。

        11年前,北京市海淀区还是一片"小桥流水稻花香"的田园景象,是一个"以菜为主,服务首都"的农业区。而现在,海淀区借助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科技新区,经济增长速度高居北京18个区县之首。对此,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永水深有感触地说:"海淀园区十几年的高速发展,除了中关村特有的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优势外,国家的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的扶持功不可没。"

        刘副主任给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今年4月,海淀园区已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491亿元,利润159亿元,上缴税费86亿元,出口创汇23亿元。

        那么,作为海淀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究竟可以享受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呢?

     所得税方面:根据1988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试验区的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企业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4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批准,减按10%税率征收所得税。新技术企业自开办之日起,3年内免征所得税,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批准,第四至第六年可按前项规定的税率,减半征收所得税。以上优惠已经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同意。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6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各项费用,不受比例限制可以在税前扣除。

        根据1999年9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软件开发生产企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关村园区内的软件开发生产企业发放的工资,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按实际发生额扣除。

        营业税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1999年11月下发的《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北京市海淀区地税局所得税科科长陆昆曾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作过专门研究,他对记者说:"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其实主要是指1988年《试验区暂行条例》规定的'三免三减'政策,这项政策不仅实施时间长,而且企业的受惠面大。特别是对联想、四通、用友等企业的早期创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两年国家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尽管优惠力度也很大,但实际效果还有待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无一例外都曾不同程度地得益于税收的扶持,目前如日中天的联想集团就是其中一个代表。

    1984年以20万元起家的联想集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联想集团销售收入从1985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999年的203亿元,其中电脑销售从当初的2000台增加到1999年的147万台,不仅连续4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而且在亚太地区的市场占有率也上升到第一位。

        作为联想集团常务副总裁的李勤曾亲身体会了联想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他说:"联想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当初各方面的支持,特别是税收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虽然没有统计过国家给予联想的具体税收优惠数字,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联想早期的科技发展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来自税收的优惠。税收支持了企业,企业就能为国家税收多作贡献。联想做大后,累计上缴的国家税金远远超过了国家当初给予的税收优惠。1999年,联想就成了海淀区第一个纳税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

     四通集团与联想有着类似的发展经历。1984年5月,借款2万元创业的几名科技人员,办起了北京市四通新兴产业开发公司。四通创办第一年,即实现销售收入900万元,1986年突破1亿元,1988年为10亿元,1990年13亿元,1997年达到6亿元。到1999年底,四通集团15年已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409亿元,利税15.8亿元。

        朱希铎总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例如大家都提到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三免三减'优惠,实际上,减按15%税率征收后,'三免三减'就成了前3年免所得税,后3年实际执行7.5%的税率;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完6年的税收优惠后,才执行15%的优惠税率。

        对一个高新技术企业来说,6年时间长大已经足够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免三减'确实在高新技术企业创业过程中担当了'扶上马,送一程'的重要角色。”

       在北京中关村,不仅像联想、四通、方正、同方等知名高科技企业都得到过税收的大力支持,一些刚刚起步的中小高科技企业同样会得到税收的扶助。

        例如中科大洋公司,最初是中国科学院创办的小企业,创业之初,虽然也有一定的科研力量,但一直受到资金短缺的困扰。由于进区后有了税收减免,大洋公司才得以抽出资金加大科技投入,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住脚。目前,大洋公司不仅在市场小有名气,而且连续几年被评为海淀园区的优秀企业。

        又如北京钢研新材料总公司,是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创办的一家新技术企业,起步之初特别需要资金,进区后税收的减免使其加快了科技成果商品化的进程,最终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目前正筹备上市。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刘永水说:"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支持,最终表现为海淀园的快速发展。自1988年以来,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以30%的速度递增,到1999年,海淀园区GDP已占北京市GDP的8.37%,占北京市工业产值的22.5%。"随着园区经济的发展,以联想、方正、四通为代表的一批颇具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现在,海淀园内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有40家,上缴税费超千万元的高新技术企业有38家,十余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市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8家高新技术企业成功上市,17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全国高新技术企业百强。"与此同时,国家自1994年以来给予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数额约为6.75亿元(国税部分3亿元,地税部分3.75亿元),大约是同期高新技术企业创造税收的7%。也就是说,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优惠1元钱,税收回报是16元。”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批复》中指出,要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面对世界知识经济大潮的冲击,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继20世纪80年代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90年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之后,21世纪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从建设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步,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

        清华同方总裁陆致成对记者说:"当前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战略的实施,对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初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次创业时,税收政策的扶持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高新技术企业将开始第二次腾飞,更离不开税收政策的强有力支持。”

        这位总裁认为:"与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次创业不同,税收对高新技术企业第二次创业的支持应侧重在宏观调控方面。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高新技术企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如技术转让的营业税减免等),如果能把这些政策用足用够,那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就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陆昊主任也呼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1999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区域也从单纯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大到全国范围。从目前情况看,虽然高新技术企业对这些税收优惠仍有很大的运用空间,但从未来的发展角度看,税务部门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用友软件集团副总裁吴政平对记者说:"前几天我们的一个董事来找我,希望我把他的工资挪到上海发,因为上海买房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而中关村尚未实行此政策。用友公司每年的个人所得税大约有四五百万元,如果能把这个数字减下来放到生产上,用友公司肯定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北京四通、清华同方等企业的老总也都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目前中关村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和内外资企业抵扣额的不同待遇,不仅增加了内资高新技术企业税负,而且给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实个人所得税问题只是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期待税收如何进一步扶持自己的一个缩影,北大方正电子公司财务总监和红帆通信总经理王志刚同时指出:"在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未来发展中,还有很多税收问题需要税务部门进一步给予明确。比如:目前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企业电子商务税收问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风险投资的税收问题;现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完善问题;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管理问题等。”

        北京市地税局副局长王文彦深深感受到了税务部门任务的繁重。

        他对记者表示:"从当初对高新技术企业单纯减免税优惠到如何更深层次地加大对其扶持力度,将是税务部门今后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以不负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