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的艰难历程,珠三角和浙江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两个关键的地理节点。
由于计划经济布局的历史性原因,珠三角和浙江很少有特大型的国资企业分布,这反而造就了当地弱小的民间资本在改革开放之初,即无所顾忌地冲入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搏杀。就其所得到的政府支持和产业扶持来说,珠三角整体上可以称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放牛班”,基本是依靠在市场竞争中的“野蛮生长”而赢得“世界工厂”这一美誉的。
而在如今中国经济步入中速增长周期之际,《首席财务官》杂志将本期“精益财务推动转型中国”系列封面报道的焦点锁定在珠三角,力图通过对不同规模(千亿、百亿和十亿级)的珠三角制造业如何运用精益财务管理思想推进公司转型的案例分析,帮助更多的制造企业向高技术附加值、低能耗、高利润、低风险的可持续增长模式转移。
概述:
2004年一部难以用商业化视角衡量的法国影片《Les Choristes》横扫全球,获奖无数,音乐爆红。片名原意为“合唱团员们”,后来中文片名给出了神一样的意译——“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一般就是指那种调皮捣蛋、老师们不待见的差生班。
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将放牛班引申为没有得到超国民待遇的、纯粹靠市场化竞争而生存的内资制造业企业。
技术重构竞争优势
近年来随着珠三角成为“世界工厂”,而引发各界对传统制造业的诸多反思。比如一个主流的观点认为,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决定了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只能走人海战术、低毛利率靠规模取胜的“羊肠小道”。
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制造业整体毛利率在17.5%左右徘徊,在所有行业中排倒数第四,不到金融行业39.92%平均毛利率和房地产行业38.12%平均毛利率的一半。当然考虑到这两年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以及企业融资成本的推高,上述制造业的整体毛利率很可能又会拉低起码2到3个百分点。
然而在后文将要详细报道的格力电器案例中,其在空调行业能把毛利率做到近30%,如此的毛利率水平不仅高达同行业的1倍,事实上也追上了一直被认为是暴利行业的房地产业。以国内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万科为例,据其最新的业绩报告显示,万科2012年结算毛利率较2011年下降3个百分点至27.4%。
而格力之所以能保持如此之高的毛利率,首要的法宝就是技术优势。多年来格力一直坚持每年研发投入不低于20亿元,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已经成为整个公司资本性支出的刚性成分,格力电器CFO望靖东对此的态度和CEO董明珠高度一致,“格力电器在研发上的投入没有上限,需要多少就配置多少,我们财务部门对此要做的就是服务好、支持好研发体系的工作。”
同样体量远逊于格力的倍轻松,在以代工为主流的按摩器领域,通过持续的研发高投入,凭借200多项专利,不仅把整个收入比的八成锁定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全行业低迷之际呈现逆势突破性的高增长态势。
事实上,早已成为行业全球龙头的格力电器所做的正是制造业的正道。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从制造业研发的角度来看,正在试图拉动制造业回流的美国仍然扮演着领导者的角色,2012年估计由产业资助的美国研发经费达2730亿美元(扣除美国以外的美国企业研发投资部分),这个数字也超过了中国研发投资总额。当然中国研发经费的激增同样十分显着。在一项针对美国制造业研发前景的调查中,有33%的受访者认为,美国目前是制造业研发的主导者,但31%的人认为主导地位已经转移了到中国。值得寻味的是,在该调查中有关美国联邦政府在提高美国制造商的研发力度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2/3的受访者表示,税收抵免和激励机制应是联邦政府支持的关键。据此这项调查的执行机构认为,该现象反映了一个重大问题,即美国联邦政府未能为美国公司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税收抵免政策。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制造业的研发投入虽然有所增长,但相比于转型所需的强度仍然远远不够。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去年9月1日发布的“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有465家填报了研发投入数据,共投入研发费用总额为3922.4亿元,比上年的3346.0亿元提高了17.22%;平均研发费用为8.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88%;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例为1.87%,与上年的1.99%相比,研发强度略微有所降低。
从上述数据对比中本刊认为,尽管国内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已经普遍认识到研发对于自身转型的战略意义,但投入仍明显不足,从转型的急迫性而言,国内需要尽快出台在全球领先的制造业研发税收抵免政策,以加大对国内制造业转型的外部推动力。说到底总量占比巨大、就业人数主流的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仍然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基所在。相信在更加积极的税收抵免政策刺激下,制造业CFO们会更加热衷于将更多的资本性支出投向研发领域,从而帮助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毛利率恢复到一个较高水平。
精益管理的三个抓手
从总体的态势上看,国内制造业的盈利能力的确处于下滑状态。根据“201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体经济效益下滑明显。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共实现利润6304.5亿元(实报497家),比上年的7301.8亿元(实报494家)减少了13.66%。其中亏损企业14家,比上年增加8家。从所有制上看,入围“2012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国有企业虽然在数量和经济效率上均低于民营企业,但规模却远远大于民营企业,不过更耐人寻味的是,在盈利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上,国企都处于低位。
除了通过研发重构竞争优势之外,面对制造业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产业链定价权缺失等三大顽疾,珠三角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已经积累了一系列全新的破解之道。
人力成本不是负担
近年来对于国内人口红利行将消失、劳动力成本将进入一个快速上升周期的讨论已经非常充分,国内制造业基本也形成了劳动力成本将长期上升的共识。比如2000年墨西哥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3倍多,但经过10余年来墨西哥工资停滞不前而中国则持续走高的变化之下,据摩根大通估计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赶上墨西哥。但除了外包巨头富士康计划采用百万机器人这样相对极端的替代方式之外,国内制造业更为现实的路径在于重新审视人力成本的财务属性,化成本观为资本观,用更积极的方式化解人力成本的压力。
从一般经济学的常识而言,在较长时期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将刺激国内制造业调整要素投入比例,通过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比如2004~2008年间,我国制造业工资年平均增长率为14.13%,而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速也达到了10.69%,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工资上涨带来的压力。
“格力对劳动力成本的变化看得更加积极,从企业文化上,我们有‘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这样的认识,而且对于培训的投入力度很大,因此可以使得劳动生产率能够超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望靖东就是采取资本观的角度来审视劳动力成本的。
“办公司就是办人。”这句历久弥新的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的名言,或许对苦恼于人力成本上升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着全新的启示。
改善资本结构
当然珠三角地区的民间金融虽不及浙江一带发达,但有毗邻世界三大金融中心的香港的区位优势,使得新一代的珠三角企业越来越多地透过资本结构的改善,来寻求整体财务成本的降低。比如很多珠三角的房地产商都在香港上市,其对于国际资本市场上更为低廉、高效的资金运用,已经取得了对纯内资房地产商的绝对竞争优势。比如一贯以高利润率着称的中国海外(00688,HK)公布的2012年业绩显示,2012年该公司全年毛利率虽然由2011年的42.6%下跌至38%,但公司管理层仍自信地表示,该毛利率仍高于行业33%的平均水平,而且会继续优于同业水平。而这背后的底气,除了其精细化的管理能力之外,显然坐拥香港融资成本的优势更具战略意义。
像在后文中将详述的深圳立业集团,便是很早就开始向金融领域布局,其最初的目的也不过是寻求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融资渠道。
由于人民币尚不可全球自由兑换,相应的国内企业也无法获得国际资本市场上价格更低的资金供给。因此珠三角制造业与金融业的产融互动表现得更为明显。立业集团早在10年前就先后成为广东发展银行和平安保险集团股份公司的10大股东之一,更是华林证券的第一大股东。
把营销抓在自己手里
早在当年家电大卖场崛起之初,整个家电制造业就曾经掀起过是否应该自建渠道的大讨论。如今尘埃落定,苏宁、国美乃至新崛起的电商代表京东均对于上述争论给出了答案,家电厂商的毛利率也日渐窘迫。相形之下,格力自建渠道的艰苦耕耘,在熬过了最初的动荡之后,如臂使指的自有渠道,使得格力牢牢地把握着定价的主动权。
事实上,沃尔玛的崛起也极大地打击了美国本土制造业的定价权,并直接促使美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价格洼地的OEM外包运动,当然这也是珠三角制造业得以繁荣的“神臂第一推动力”。
时过境迁之后,越来越多的珠三角制造企业开始尝试将营销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像后文案例中谈及的倍轻松,就绕开看似能快速做大的传统代工模式,选择高端商场、机场等位置自建直营店,10年下来已经形成了全国200多个直营店的体验式营销网络,正是得益于这个网络使得其在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同比营收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