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份出台的宏观数据显示,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稍改上半年颓势,不过整体仍未摆脱疲态。在国内国际经济出现向好势头但前景仍不甚明朗之际,如何在外需萎缩的环境下促进外贸形势的好转,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报就此问题推出“解读外贸形势”系列,邀请权威人士对相关问题进行笔谈,为读者提供多视角阅读。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今年7月份中国PMI出口订单指数继续回升,最近几个月出口环比回升,都预示着中国出口形势在有所好转。这主要是由于国家稳定外需的政策在起作用。另外,自美国金融危机以来,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全社会的支持下,积极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新产品、苦练内功,也取得较好的转危为机业绩,危机时期内生性出口增长因素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如何改善进出口形势,笔者认为,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要积极应对两大难题,即切实帮助出口及相关企业共同破解贸易保护主义困境,努力拓展国际营销渠道。
外需萎缩难以根本改变
目前,对我国出口形势判断的最不确定性因素是:外需何时能够好转?最近一个时期,欧美经济出现了一些利好消息。美联储在8月12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经济活动正企稳向好”,并决定放慢此前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金融救助计划的推进速度。7月份,作为美国经济先行指数的ISM制造业指数已经由上月的44.8%上升到48.9%,虽然仍处于收缩区间,但已更趋近于临界点。失业率也呈现一年来的首次下降,降至9.4%。第二季度,美国GDP增长情况也好于预期,仅负增长1%,生产率则上升6.4%,这个数据表明美国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将好于欧日等国,而近日欧洲也传出好消息。欧元区GDP第二季度环比下滑0.1%,明显好于此前预期。德国和法国的GDP第二季度环比增长了0.3%。
不过,在当前乐观情绪明显高涨的情况下,依然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值得进一步关注。
首先,拉动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外需。从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恶化以来,美国实际GDP连续三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5.4%、-6.4%和-1.0%,其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是负值,只有净出口和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正值,从2008年10月份以来,美国出口增长率的跌幅一直显著低于进口,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要大于政府支出。这种世界上最大经济体增长依赖外需拉动的情况很难长期持续下去。
其次,即使美国经济走上了复苏之路,其未来路径也不可能是V型反弹,而依旧会举步维艰。预计今年美国的失业率将超过10%,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3%,其零售住房市场及商用物业的形势仍在继续恶化之中,这些经济基本面的改观至少需要等到明年上半年。当前,美国商业银行贷款总额7月持续了6月的下降趋势,环比降幅从0.9%扩大至2.1%,银行持续惜贷的情况仍无明显缓解的迹象。银行惜贷和企业在危机时期追求负债最小化的行为,都导致利率低、流动性充裕的货币环境下,私人投资连续三个季度的持续低迷。与此同时,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意味着占美国GDP70%以上的私人消费支出仍在继续紧缩。美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线将可能下降1至1.5个百分点,大致下跌1/3左右。这些因素最终都会导致美国内需不足,进而引发全球性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从今年欧美的进口增长情况来看,跌幅都在20%以上,4至5月份,美国进口的跌幅高达30%以上。需求萎缩、供给不振,致使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很薄弱。
再次,即便这次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创伤不同于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但各国为了防止出现银行倒闭和货币紧缩再度引发大萧条,相继出台把利率降到接近零的水平、注入大量流动性等金融救助措施,全球性“滞胀”的风险在上升。尤其在8月12日美联储宣布继续维持联邦基金基准利率在0-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并强调“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异常低的水平”,更使人们担心是否会重蹈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持续低利率最终导致资产泡沫的历史教训。这次美联储的应对之策是试行退出策略,如让国债购买项目在今年10月底结束,向市场展示其加强量化回收,以对抗潜在通胀风险之决心。如果能够成功地避免“滞胀”,并带领经济走上复苏之路,则是在金融市场一体化条件下应对新型世界性危机的新策略。但是,历史的经验总在说明,等到央行真正开始回收流动性的时候,往往已经太晚了。另一方面,即使美联储成功抑制住“胀”,危机后,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什么呢?新能源能够引领美国未来的发展?出口和新能源不仅在短期难以担当此任,即使在中长期能否成为新增长动力,也还有待观察。
积极解决两大难题
从中国经济形势来看,本轮中国经济的调整要早于世界经济大约6至9个月。中国GDP增长同比减速开始于2007年第三季度,对欧美出口增长减速发生在2007年底。因此,到2008年第4季度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恶化之时,中国经济的内部调整已接近尾声。从那以后,虽然中国经济和出口数据依然出现了急剧恶化,但中国对欧美出口增速及市场份额都出现了明显的止跌企稳趋势。尤其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去年11月份跌至38.8%之后,开始了一路攀升,到今年7月份达到53.3%,表明制造业已经连续5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从2009年第一季度以后,虽然中国进出口价值指数的跌幅仍在20%以上,但初级产品的进口数量指数在2月份以来已经转为正增长,随着7月份以后,基期的进口价格指数大幅回落,第4季度的进口价值增长将止跌回升,其增速将明显高于出口,反映了内需形势持续显著好于外需的基本事实。
当前,我国出口企业面临着两大难题。第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怎么办?在当前全球性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是难以避免的。在危机以前,我国企业所遭受的各种贸易摩擦案件占全球总贸易摩擦案件的比例,就高出我国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额比重的近一倍。在危机时期,这个比例只会进一步上升。这对于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却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打击的我国外贸企业而言,是极不公平的。对此,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研究运用国际贸易规则,切实帮助出口及相关企业共同破解贸易保护主义困境。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应是在有利有理有节的基础上,以牙还牙、针锋相对,使贸易争端的解决回到双边协商或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内得到合理解决。
第二,没有国外订单怎么办?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并取得很好政策效果,但要切实帮助企业转危为安,还需要在拓展国际营销渠道上下更大工夫。行业协会、商会及贸易和投资促进部门应当深入企业,通过国际市场和产品信息服务、商品和服务国际会展服务、境外经贸合作区、自由贸易协定、对外投资等多种途径带动国际营销渠道建设。在这个方面,应当学习日本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些成功经验,通过贸易企业、生产企业、金融机构和科研机构结成协同关系,共同开辟新兴贸易市场。这既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输出,也包括资本和货币的输出,逐步提升我国企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综合运作能力。这些方面的努力,仅仅靠企业自身或市场机制很难成功地达到目的。因此,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共同帮助企业转危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