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提出“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微调”。对此,央行副行长苏宁7日强调,在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央行所指“微调”,不是针对货币政策,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
那么,央行将如何微调,其影响几何?分析人士认为,这一“微调”将兼顾短期经济复苏与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防范金融风险。“微调”不改“适度宽松”本义。
首先,在货币政策的重点方面,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关注点已从保持信贷总量增长转移到优化信贷结构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具体而言,一方面,优化信贷结构是下一步货币政策重点之一,在信贷结构方面的微调,旨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会影响有活力的企业部门对资金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营,商业银行在对客户的选择上已炉火纯青,基本可以使有需求的优质企业获得贷款。同时,下半年信贷投放量增长将放缓,但应看到,由于下半年新开工项目减少,客观上对信贷的需求将减少。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重点还包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目前实体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风险突出表现为通胀风险和资产价格泡沫。苏宁表示,央行非常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但目前,在外需恢复具有“中长期性”的背景下,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国内消费的提振集中表现为股市、楼市的回暖。对资产价格的调控,稍有不慎就可能打压居民消费的信心。央行需在防范风险与扩内需之间进行艰难博弈。在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央行不大可能出台对资产市场产生调整重压的政策。
其次,在货币政策力度和节奏方面,货币回笼的力度可能加强。二季度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净投放资金1660亿元,而三季度有可能实现净回笼。为配合流动性布局要求,3年期央票也有可能推出。
在具体使用工具的选择上,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可能会更多地通过发行央票、开展正回购等公开市场操作工具调控流动性,让货币政策回归“适度”本义。同时,央行提出要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弹性,在有效引导市场预期的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这与央行提出的要注重市场化手段控制信贷适度增长是一致的。
此外,相比于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可以长期锁定资金,其效用更为猛烈。因此,在准备金率的选择上,央行将更为慎重。
在利率工具方面,加息被视作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象征,何时启动将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进程和其他国家动用利率工具的时机。目前,还难以看到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
总之,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尚不稳定、外需增长依然不稳、内需扩大制约因素较多的时期,央行货币政策在重点、力度、节奏方面的微调,将不改适度宽松本义。应该看到,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空间仍然较大,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都具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进行双向调节的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