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融资风险管理
凡事都有利有弊,融资也不例外。企业在得到资金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面对更大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融资的时候,对外,要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等,以找到最佳的融资时点;对内,要特别关注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利息偿付倍数等指标,既要尽力加大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以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利益,又要避免由于债务资本在企业资本总额所占比重过大而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最好将长短资金组合使用,实现理性融资。
不要把融到资金做为管理资金的终点
某些企业的财务管理较粗放,借到资金后,就完事大吉,忽略了资金使用的效果。其实,融到资金只是资金管理的起点,下一步是安排和使用资金。要保证企业的资金良性循环,企业在筹资、投资、运营哪一环上都不能出问题。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借款安排在企业最需要资金的地方,这才是用好资金的关键。
首先,这需要企业对资金的使用制定完整的现金预算,严控各项开支,特别是资本性支出,要保证其稳定的现金流入。其次,企业要掌握好资金运转的节奏和资金使用的高峰期,充分考虑影响企业存货金额的各项因素,建立安全储备。最后,对资金的使用去向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及时纠正,使资金的使用效果更佳。
不要违规使用贷款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不少企业最容易犯的错误。一般而言,所有金融机构对流动资金借款和长期借款都会有明确的使用制度,一些企业却因为资金紧张而擅自挪用和滥用所贷款项,这样,不但金融机构会立即停止贷款并收回所贷款项,而且企业信誉丧失,再贷款难度就大多了。
作为贷款方, 企业要尽可能地让金融机构了解自身的业务和资金使用规律, 严格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定期报送金融机构所需的各项资料,很好地配合其各项贷后检查工作,做到“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