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CFO管理文摘
解决危机最佳办法
发布日期:2009/2/20 来源:新理财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3538次
 

    这是一场财富蒸发运动,全球央行总动员紧急救火。无论如何,短期内欧美发达国家的人们都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对于以出口为主要经济增长引擎的中国来说,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是外需暂时性萎缩。

  外需引擎熄火,短期内防止经济下滑的最佳手段,理论上就是启动“投资”和“消费”这两个引擎。前者需要政府积极搞公共工程,并且降息,这两件事中国已经开始做了,从各种迹象看,后面可能还有更大的动作。而启动消费引擎短期内几乎不可能。

  积极财政和降息短期内能提振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还是要靠制度变革提升劳动生产率。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人们对此议论颇多,但现实中,中国经济增长靠简单投入持续了很多年。以前中国劳动力似乎无穷无尽,由于价格管制,资源似乎用之不竭。然而,近年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暴涨,企业开始吃不消了,不得不考虑靠技术改造、生产高附

  加值产品图谋生路。在这个时候,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产业升级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后发优势存在,发展中国家只要制度不构成障碍,就可以顺利地跨过这个坎。但是,目前中国确实存在产业升级的制度壁垒,其中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价格、金融和资本。资源产品价格长期被人为扭曲,使得市场根本没有动力增加供给或者替代产品,企业没有动力去搞产业升级;能耗指标被列入地方领导政绩考核表中,而这更应是企业和市场的工作;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是中小企业,但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更多将精力放在规模以上的企业身上,地方政府更乐于“做大做强” ,搞企业集团。

  1996 ~ 2001 年,我国经济呈现“国退民进”的市场化趋势。在 2004 年之后,由于宏观调控,诸多行业反而出现“民退国进”的局面。实际上,宏观调控只是政府应对经济非常局势时候的非常规行政强制手段,这是数百年来人类从市场中学到的基本常识。

  以上制度性瓶颈构成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最大挑战,我们只需破解其中一两个,中国经济的生产率提高空间将非常惊人。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的剧烈动荡,中国应该加大对内的市场开放和改革。这应该成为未来一个重要的政策思路。对于许多国家来说,刺激经济需要“踩油门” ,但对于中国来说,可能“松刹车”更为有效。

  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经济体而言,短期冲击可能不会很大。考虑到中国万亿外储和美元贬值前景,中国经济的难题不在现在,而在未来。对于现在的中国经济来说,进行制度变革,放松国内市场管制,加快产业升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缓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办法。

  而企业,应有自己的远见和敏感。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CFO管理文摘
CFO职场
CFO商业观察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与税务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