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执行了12年的“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即企业并购)”规定,在银监会近日下发《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同时土崩瓦解。该《指引》出台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一方面,银行为企业提供并购贷款,将有力提升银行贷款收入;另一方面,优秀的内资企业,只要具备并购海内外其他企业的条件,都将获得银行提供的资金支持。
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为了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银监会为开展业务的银行设立了“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等诸多硬性指标的门槛。在这样一个“双刃剑”新规下,意欲扩张海外的大小企业们该作何打算?谁能从中获益?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借足东风?本报记者对此做了采访。
企业界谈开闸新规
央企会率先获得并购贷款支持
并购贷款12年的坚冰昨日打破,对诸多行业带来利好。而企业目前最关心的却是如何享受到这一利好政策,政府又将如何提供指导。
国都证券分析师表示,一些央企以及国家支持发展的基建和民生行业可能将获得先行的权利。尤其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等领域。
昨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冯世良向记者表示,国家支持企业海外并购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将优先支持一些行业“走出去”。日前国家已经组织了石油化工、电子、传播、通讯等几个优先支持的行业召开了会议,并且很有可能会成立一个专门的资金来支持企业。而目前国内石化行业面临三大不足:原油不足,50%依赖进口;三大合成材料不足,40%依赖进口;有机化学品不足,30%依赖进口。所以国家优先支持石化行业的海外并购。
“目前全球石油资源价格较低,对于中国企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冯世良坦言石油行业对外并购将面临很大的困难。“石油是国家主权性的产品,一般不会轻易出手。所以中国企业可以考虑收购部分股权,与他们合资开发,通过以市场换资源的方式来和他们博弈。”
呼唤出台细则指导企业
中钢集团是中国钢铁行业中海外并购最频繁也最成功的企业,在非洲和澳洲参与并购了一系列矿山企业。昨日中钢集团国际货运公司副总经理陈晓东向记者表达了他对于商业银行支持海外并购的看法:“在目前的形势下,资金压力比较大,都需要资金支持,对中钢这样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也一样希望获得国家的贷款支持。但此次放开并购贷款的规定并不详细,譬如,到底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去申请?申请的程序是怎样的?是不是会针对特殊行业?此外,商业银行会不会各自制定标准来受理此类业务。这些都是需要政府能够出台较规范文件来指导企业的。”
“地产走出去并不容易,首先,国内房地产企业的日子自己就很难过,资金普遍紧张,很少有公司有大笔的流动资金去海外投资,其次,欧美的房地产市场不敢轻易投资,此次的金融危机就是房地产行业传导的,所以房地产很不稳定,波及的范围也很大。国内企业没必要冒这个风险。另外,国内现在有很多地方的投资机会很好,地价很便宜,赴海外并购还不如切实抓住眼前的机会。”明天地产业务总监贾玉鹏昨日向记者分析。
“政府除了提供资金,还需提供资金流动的通道,为海外投资提供政策上的便利。此外,还需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行业价值的评估等方面提供指导帮助。”贾玉鹏表示。
民营企业没奢望能“分杯羹”
作为民营油企,上海龙宇控股副总经理程裕认为政府能够给民营企业提供的机会并不多。“政府支持企业海外并购是很好的事情,但是银行会不会限制民营企业的并购?表面上看来具有同等的机会,但国家还是会优先支持国有企业的,不太可能支持民营企业的‘小吃大’。”
华润涂料公司副总经理方昕表示:“能够并购国外的企业或者与他们合资,都能够从国外公司学到很多管理、技术、理念方面的知识,但是目前而言,我们最好是做好内功。现在并购的贷款放开了,政府对于信息的指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国际资本的流向、项目并购风险的评估等一系列海外并购的指导。”
“别让审批流程误了并购良机”
“电力同样属于国家基础性的行业,开放程度都不高,目前国内电力企业到海外进行并购的并不多,华能买过一个新加坡的电力公司,华电在海外进行过投资。”华电国际董事长秘书周连青昨日向记者表示,“现在是十分好的机会,国外电力企业资金都比较紧张,国家也大力支持走出去,但是电力企业出去并购的难度还很大。就算能够并购完成,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还是会引发很多问题,这种战略资源的投资到时候想撤都不容易撤出来。”
第一步是放开并购贷款,接下来其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是海外并购资金出境的问题,以前企业海外并购资金很难出去,外汇管理局对这块控制较严,此外企业贷款所遇到的审批流程很多,能不能简化?以往涉及发改委等诸多部门的审批,能否将部分审批交给银行,缩短审批时间,让企业更好地抓住并购时机?最后,以前银行没有做类似的业务,各银行能否很好地适应该业务?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有关部门回答。” 周连青说。
业界谈并购贷款业务
开闸新规是把“双刃剑”
海外并购应该获银行支持并购贷款最高交易杠杆50%并购不成功加大银行风险
为了将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到最低,银监会为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银行设立了“贷款损失专项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一般准备余额不低于同期贷款余额的1%”等硬性指标的门槛。另外,银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向并购方或其子公司发放的并购贷款总额不得超过用于并购资金总额的50%。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全部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核心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应超过50%,商业银行对同一借款人的并购贷款余额占同期本行核心资本净额的比例不应超过5%。
海外并购应该获银行支持
“我们在报纸上经常看到,外资企业虎视眈眈,要并购中资企业。这些公司的背后多半有外资银行融资支持,通常称做杠杆融资。而中国的企业要完成产业重组、产业升级和整合,甚至到国外去并购国际上的一些资源性企业,也应该得到本土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在回答为什么出台这样一个政策时,《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起草小组成员、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这样表示。
对于为何此时出台该《指引》,王科进表示,实际上银监会从去年8、9月份就开始了此项工作。“我们主要考虑到,并购贷款实际上是商业银行中一种比较普通的贷款业务,中国的商业银行都可以从事。另外,中国商业银行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也应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提供更多品种的金融服务来满足目前市场的需要。”王科进表示。
并购贷款最高交易杠杆50%
在鼓足勇气实现并购贷款业务国际化的同时,对于初次开闸的并购贷款业务,银监会也给各商业银行制定了严格的风险防控要求。
“商业银行最多可以发放的并购贷款,控制在企业用于并购的全部资金中的50%以下,用专业术语讲,就是我们并购交易的杠杆率最多控制在50%。这符合国际惯例,当然国际惯例还有一些更高的杠杆率,但那需要更高的融资条件,不是我们普通的并购贷款所能够满足的。”在谈到交易杠杆风险防控的问题时,王科进这样表示。
并购不成功加大银行风险
谈到企业并购的具体环节,王科进表示,并购贷款跟其他贷款最大的区别在于,如果并购行为不成功,银行发放的贷款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比如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时,这个企业已经在生产经营当中。企业并购活动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并购方并没有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因为并购方还没有被并购过来。所以很多风险是未知的,银行就要首先判断这个并购能不能成功。如果这个并购不能成功,我放贷款支持你,你未来还款方面肯定有问题。因为并购贷款还款来源不同于其他贷款(比如固定资产贷款),它的现金流还是看未来你并购的企业能不能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它的资产是不是能够用于还款,这个判断比较复杂。
银行更爱贷款贸易类公司
“在考察一个公司是否值得银行为其并购行为提供融资服务时,我们通常会考虑其上下游的资金链情况。”昨日,在谈论并购贷款话题时,某国有商业银行公司银行部人士这样表示。
据其介绍,由于银监会刚刚放宽了并购贷款业务,银行更为细致的规则正在制定中。“但万变不离其宗,平时银行为企业提供贷款前所考察的一些关键点,在这里依然适用。”该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在两个规模相似、同时都有并购其他企业意向的企业中,银行较偏爱将贷款发放给贸易类公司,而不是实业类公司。
“选择贸易类公司,是因为此类公司的上下游资金链更容易被评估,换句话说,如果公司出现短期资金链断裂迹象,银行可以从其上下游行业的发展情况中得出银行贷款是否存在风险,甚至其上下游企业可以为这一笔贷款做担保。相比之下,实业类企业只有下游,没有上游,资金渠道比较狭窄。”该人士进一步举例说明,一家煤矿公司停产就等于停销,所有资金链全部断裂;但一家矿物出口公司就不太容易停业,因为上游有生产渠道、下游有出口渠道。
不过,该人士同时表示,银行也很有可能向大型实业公司提供并购贷款,前提是其资金链稳定,并有强大的担保方。
在此问题上,多年从事贷款业务的北京市农村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任志华表示,贸易类公司的确是银行贷款的首选,但是在发放用于并购的专项贷款时,银行可能更愿意把钱贷给大的企业和集团,比如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企业,还有就是“中”字头的企业。
银行需要一段适应过程
“中国银行业扶持企业走出去是一个大趋势。”对于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北京大学教授吕随启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都持有这样的观点。但银行业将利用多长时间完成此项业务的完善工作,上述专家均表示不能操之过急。
当然,也有专家不支持现在就让城商行开展并购贷款。理由是目前城商行资质还有待改善,对并购失败的风险承受力还很低,对该项新业务的开展要谨慎。另有专家认为,并购贷款的市场规模大小不是银行的问题,而是企业和配套设施的问题。市场应有对并购企业完善的、公正的评估体系,公开、公正的产权流转市场。他分析,目前国内的并购贷款规模不会很大,对银行影响也有限,但对并购行业和银行未来影响会很大。
相关分析师认为,政策的出台有利于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宽,特别是在投行等中间业务方面的发展,但是两三年内对银行业绩影响有限。同时,并购贷款的风险级别比抵押贷款更高,这将对银行的风控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而在目前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状况下,银行会在贷款方面更加审慎,很有可能仍旧惜贷“并购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