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务总监网
服务产品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1
  • 2
当前位置:首页 >> CFO管理文摘
资本远程预测的探索者
发布日期:2007/12/12 来源:财会信报 编辑:linda 阅读次数:3101次
 

    ——访李宁有限公司战略财务部经理刘民

   “资本市场的机会稍纵即逝,每耽误一分钟,公司就有可能被国际巨头甩在千里之外;如果不善于捕捉、分析、预测千头万绪的财务信息,稍有犹豫,到手的利润就会成为泡影……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如何捕捉信息、抓住机会?”

    刘民和同事们精心搭起了一架“资本战略远程望远镜”。

    做好前瞻性预测

    透过望远镜那厚厚的镜头做公司财务战略预测,马虎的人会一无所获,可刘民却感受到了透过资本市场预测公司自身业绩的无限乐趣。

    “抒写大财务,挑战资本市场,很刺激!”一提起前瞻性预测,刘民很兴奋:“这意味着对于李宁公司的未来我们不再模糊,而是愈加清晰;意味着在资本市场里既要学会潜水,又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预测能力。”前瞻性预测并无定式,刘民率领集团战略财务部的同事每月一次,有时甚至两三次做出战略预测报告,思维敏捷的刘民成了李宁公司的战略分析师:“不能当盲人摸象似的‘内部分析师’,做好分析预测,我们公司内部以财务部、市场部、广告部、销售部等数据为依托,而外部则采用的是开放性思维。”

    刘民发现香港投资银行分析师敏锐的嗅觉不会漏下任何蛛丝马迹:李宁服装的一个新款上市,多了几个专卖店,他们都不会放过。他仔细研读他们的分析报告,像学生一样向他们取经,和他们成为朋友,他时常邀请他们来李宁公司交流经验并指出不足,加上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经过不断的历练和摸索,刘民这位内部分析师的战略预测使得李宁公司的步履变得更加清晰、稳健。

    稳步推进并购预测

    “对于现金流的预测,最大的收获是现金流也要有节奏感,波峰波谷要匀速前行,而不能大起大落。”说到这里刘民谈起了今年11月份李宁公司成功收购红双喜的经历:“公司花费3.05亿元收购红双喜共57.5%的股权。协议完成后,红双喜将成为李宁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收购我国最大的世界级乒乓球器材制造商红双喜集团的控股股权,会进一步提升李宁品牌专业形象并实现多品牌的经营策略。为了收购红双喜公司,2006年底,我们就已持有净现金8.4亿元。对于这个收购计划,我们是稳步推进,许多工作是在平时的预测中推进的。”

    “现在公司没有融资需要,资金的运营也很稳健。可是我们每两个月都要制定融资预测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如果并购应该向谁融资、融资渠道、能融到多少资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融到这些资金?定期的预测会使公司在需要资金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也不至于使公司担负过高的资金成本。公司只有将资金的安全排在首位,同时兼顾流动性、收益性才能有效地防范资金的风险。这和公司的资金运营理念分不开。”刘民说。

    融资战略并购和反恶意并购,犹如一对尖锐的矛盾。刘民知道预测战略并购重要,而反恶意并购更是不能只守不攻,应攻守相宜,不能无视反恶意并购预测,这样才有可能保存实力,让李宁品牌名扬海外。“李宁公司占有36%的股份,这对于公司的控股权来说很安全,可是资本市场复杂多变,战略分析预测必须密切关注股权比例,哪怕是百分之零点几的变化,也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如果不防患于未然,没有警觉意识,被人吞并了还全然不知就很危险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反恶意并购的预测更是每月我们必须做的。”

    重新找回自信

    刘民之所以对反恶意并购如此警觉,是因为他有着特殊的经历,1997年从厦门大学毕业以后直到2005年他一直在外资企业工作,在这八年的日子里,打工仔的感觉始终萦绕着他。

    最令他气愤的是,2005年还在科闻一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工作的时候,公司的一位澳大利亚财务总监问他:“中国有权责发生制吗?”他的回答是:“你怎么问这么愚蠢的问题?中国从1949年解放以后就有权责发生制了。”那位财务总监傲慢地解释,这是一位外国审计师告诉他的。刘民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转身走了,之后不久他离开了这家外企。融入李宁公司这个新的大家庭,他可以放心大胆地施展拳脚,在这里没有不平等的种族歧视,同事之间都是充分的信任,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手帮他,他这才找到了家的感觉,甩掉了给洋人打工的压抑,重新找回了自信。

    来到李宁公司以后,他变得乐观起来,也开始变得喜爱体育运动。因为运动可以放松心情,增强体质,使同事的关系更加融洽,工作效率更高了,思维也变得更为敏捷。在资本市场里虽然没有真枪实弹的搏杀,但同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巨头赛跑,刘民觉得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曲线前进

    刘民记得十分清楚,人民币突然升值以后,按照国家要求存在境外的资产一夜之间就损失了1000万,在这之前根本没有任何风吹草动。这种损失没法避免。到现在回忆起来,刘民的心仍在往下沉。但是面对巨额的损失,他没有黯然神伤,而是积极行动起来,出主意、想办法,运用衍生非本金安全型金融产品为公司挽回了400万元的损失。

    对于这些问题,是始终没有现成答案的。刘民和普华永道以前的同事建立了联系,是为获得准确的相关信息,普华永道等外资机构获得消息比内资机构灵通。“要想获得准确信息,只能曲线前进。”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关键字搜索:
CFO管理文摘
CFO职场
CFO商业观察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会计与税务
更多>>
网站简介 | 网站帮助 | 服务产品 | 联系我们 | 防范电子发票重复报销软件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财务总监网(www.chinacfo.net.cn)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4313号
电话:010-58401437 584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