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为止,虽然中国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受害的不多,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此次危机将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对世界经济造成长期性的巨大影响,中国自然不可能“豁免”。
2007年夏,美国市场上爆发了次级抵押贷款债券的危机,美欧日等国家的投资银行因而受到了极大损害。
一些公司陷入了债务危机,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另一些公司想借新债来还旧债,却发现无人愿意出借,整个市场陷入了一场“惜贷”的困境。美联储与欧洲央行不得已向市场上注入了几百亿欧元及美元资金,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央行也向市场注入了资金,最后美联储等又下调了主导利率……然而,美欧市场上弥漫的恐慌仍未散去。
于是,今年10月中旬,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为主的美国顶级金融机构提出了建立一个类似辛迪加性质的组织——超级基金的计划,以专门收购面临流动性困局的结构性产品投资机构的资产,来避免市场出现更大风险。据悉,这个原本想建成1000亿美元的基金,最后又缩水到了750亿美元,而且尚未运作已经遭到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等人的质疑。
到今天为止,虽然次级债危机对美国造成的损失仍未有定论。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个数字将极其庞大,虽然从现有的表明情况看来,中国的企业及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受害的不多,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此次危机将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对世界经济造成长期性的巨大影响,中国自然不可能“豁免”。
次级债过后,美联储下调利率,以增加美国市场上的流动性。美国利率的下调与美元的贬值有关。作为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的主导货币,美元的贬值将引起了凯恩斯说的“货币周转速度”问题。美元的汇率与大宗商品价格之间一直有一种反向关系:当美元汇率下滑时,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当美元坚挺时,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原因在于,当美元的利息高,美元坚挺时,投资者喜欢持有美元的货币类资产。持有货币类资产的人多了,流向商品市场的资金少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会下跌。反之,当货币资产贬值,利息下降时,人们预期通货膨胀将卷土重来,投资大宗商品期货的金额将增多,商品的价格因而上涨。最近几年,美元连续贬值,大宗商品的价格便一路攀升。石油是大宗商品类最为人们关注,从美元贬值开始后,石油价格就不断上涨。
在这一次美国的次级抵押债券危机前,美联储连续几次提高利率,大宗商品期货的价格就不再攀升,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但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降低利率后,大宗商品的价格便再度急速上升。
中国是制成品出口国,却是石油及大宗原材料的进口国。中国的出口市场是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国制造商实际上没有什么定价权,即使进口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许多,中国制造商也无法随意把这部分成本转嫁到出口产品上。因此,随着美元的贬值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中国企业的利润只会不断缩水。中国又是外汇储备大国,储备中有许多美元资产,美元贬值,中国官方、企业与私人掌握的美元都在缩水。
此外,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受到很大压力。中国经济发展周期与美国经济发展周期不同步,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却受美联储政策的影响很大。例如,次级债危机过后,美联储下调利率是为了增加美国市场上的流动性,而中国经济正高速增长,并不时有经济过热的威胁,而由于进口能源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经济也面临着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威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该提高利率,预防投资过热与通货膨胀。然而中国已有巨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果中国再提高利率,使中美之间的利息差扩大,进入中国的“热钱”会迅速增加。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都会迅速增长。
如果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需求下降,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会下滑。那时人民币的升值就会使贸易出口的下降显得更加突出。然而如果中国采取措施遏制汇率升值,就可能陷入日本当年遇到过的困境。日本当年为了保持外贸出口的势头,集中精力去维持日元的汇率,结果其货币政策完全服从于日元汇率。房地产与股市的泡沫分明都在迅速腾起,日本央行却不敢提高利率加以限制,最后日本经济陷入了泡沫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