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矿产资源品价格一路攀升之际,河南有色等地方龙头正在步湖南有色的后尘,加紧与央企争夺矿产资源。而陕西延长石油则运用“中国智慧”,巧妙地与央企成功分饼。来自横向与纵向的不同利益团体长达20年的博弈,笼罩着一系列制度变迁的光与影。
2000年以来,全球矿产资源品价格进入新的上涨周期,在超额利润的驱动下,由各级政府机构介入以及矿产部门、央企、地方国企和私人投资者之间等多角色参与的博弈愈演愈烈。
原本简单的“挖矿”行为背后一直隐藏的所有权、探矿权、采矿权、出转权、经营权、收益权等,开始大规模地进行新的规划和有偿出让,而在这一轮热闹非凡的挖狂潮背后,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将导致中国矿产资源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
河南 :铝不出省
发轫于四川而总部于八年前落户上海的东方希望在河南三门峡投资建设年产140万吨氧化铝项目,最近遇到了意料之外的麻烦。在河南三门峡生产的氧化铝,作为原料再供应给本集团内部的包头电解铝项目今后将变得越来越麻烦。作为著名的希望四兄弟中最早把目光瞄向饲料之外的东方希望董事长刘永行(刘永行新闻,刘永行说吧),先后在山东聊城建成年产16万吨电解铝和46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分两期在内蒙包头建设年产50万吨电解铝和配套发电机组及生物工程项目。
绊住刘永行的麻烦在于河南省所规定的“挂钩”机制——河南省内氧化铝企业的产品应按市场化原则全部供应给河南境内的电解铝企业。
“挂钩”机制只是河南省强化对铝工业话语权的措施之一。在这些措施中,还包括推进氧化铝企业与电解铝企业的交叉持股,支持电解铝企业并购上游氧化铝和下游铝加工企业,以及成立河南省有色控股,成为运作河南铝工业的旗舰企业。
“地方国资应该在资源行业的整合中有所作为。”河南省国资委一位人士意味深长地表示:“近年来,河南省内企业被央企收购的案例很多,现在是到了进行一些回顾和思考的时候了。”
河南对铝资源的争夺影响的并不只是如东方希望这样民营的资源行业进入者,更多识者认为,由于河南在中国铝业(行情,资讯)公司版图中的重要位置,河南对铝工业的整合意味着地方政府在央企对地方资源行业整合狂潮中的自我觉醒,这种觉醒甚至包括对民企和外企。
目前,由神火集团、伊川电力、豫联集团三家国资背景的企业联合成立了河南有色控股公司(下称“河南有色”)已经开始了紧张的运转,而当前最重要的运转主题就是“并购”,在河南有色的并购篮子中,有着众多的氧化铝和铝加工企业。
电解铝行业中一向有所谓“得氧化铝者得天下”的说法。
所以在河南有色的战略中,第一步就是完成对上游企业的重组整合,河南当地媒体的报道称:“在今年年底,有关方面希望通过河南有色控股公司完成对东方希望集团三门峡铝业等氧化铝企业的重组。”尽管东方希望的人士否认了这种并购的可能性,但这丝毫并不妨碍河南有色进军上游产业的决心。河南省国资委监事会主席李涛说:“河南有色已经和东方希望进行了侧面的接触。”
而在河南有色的并购篮子中,至少现在已经放进了两家氧化铝企业。其中一家是平顶山的汇源氧化铝公司,尽管从规模上而言,汇源在建的30万吨氧化铝项目并不显眼,但作为拓展上游资源的第一步,河南有色打响了拓展产业链的第一枪。
除了上游,拓展下游铝加工也成为河南有色规划中的重要一步。位于河南巩义的回郭镇,在中国的铝加工行业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和最集中的铝加工基地。河南有色对铝加工企业的并购目标之一,就位于该镇。
如今,铝工业已是河南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河南省12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色金属产业的利税总额近两年已连续保持第一位,其中铝工业的产量、利税都占到了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总量的80%左右。但河南有色金属工业总体上仍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生产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
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电解铝生产企业按产量排序,河南省只有伊川电力进入了前10名;全国前10位电解铝企业产量总和为348.4万吨,河南只有40万吨,2005年全国前20位电解铝企业总产量中,河南所占比重分别为27%和23%,在全国的比重也从25%下降到23%,“与河南铝工业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其实,在成立河南有色之前,河南已经开始对本省有色金属行业进行整合。“挂钩”策略就是这种整合手段之一。
河南虽然是铝土矿储量大的省,但省内的资源早在2003年就分割完毕。目前河南省80%铝土矿资源被四家公司控制,分别是中铝公司(含中铝河南分公司、中州分公司)、三门峡东方希望公司、三门峡开曼公司、洛阳香江万基公司(新安铝电)。
这四家企业的铝土矿资源将分别来源于以下区域:郑州、平顶山、许昌、焦作,济源市的铝土矿资源主要配置给中铝公司,三门峡市的铝土矿资源主要配置给三门峡东方希望公司和三门峡开曼公司,洛阳市的铝土矿资源主要配置给洛阳香江万基公司。
在这种情况下,河南想稳定地对铝工业进行产权方面的整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河南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刘立斌说:“挂钩机制是当时能够想到的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从实践上来看,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200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豫政办(2006)55号“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配置铝土矿资源若干意见》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挂钩机制。该机制规定,省内各氧化铝企业2002年10月以来在该省新增产能所形成的产量,自本年度(2006年)起,应按市场化原则全部供应给河南省境内的电解铝企业。每年四季度。由省发改委负责协调河南省氧化铝企业和电解铝企业的氧化铝供需衔接,签订下年度合同。此外,氧化铝企业在办理探矿权、采矿权有关手续时,需出具与省内电解铝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文件还明确规定,凡氧化铝销售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回收探矿权、采矿权或停止配置新的铝土矿资源。
在挂钩机制建立之后,一些氧化铝企业开始与电解铝企业进行谈判,而合作的高级阶段,就是由供需合作向股权合作发展——氧化铝企业开始和电解铝企业进行相互持股。
相互持股的第一例是三门峡开曼公司与伊川电力进行的资本合作。生产氧化铝的开曼公司持有伊川电力电解铝项目50%的股权,而伊川电力持有开曼公司氧化铝项目的50%股权。开曼与伊川相互持股,不仅彼此拓展了产业链,而且提高了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此之后,氧化铝企业与电解铝企业的结对子开始四处开花,比如香江万基与新安铝电的合作,永煤集团对中美铝业的并购等等。除了与上游的相互持股,河南省还积极推进电解铝企业与下游铝加工企业之间的股权合作。比如中孚与银湖铝业的合作,以及新成立的河南有色对回郭镇的铝加工企业进行的并购。
湖南有色抱团称“王”
“省里的政策,是要形成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集团,不仅包括氧化铝、电解铝,同时还有铝加工。”河南省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张森表示,“在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中铝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并购,给河南铝工业提高抗风险能力的启示。”
此时摆在河南省有色金属控股公司面前的样板就是2004年成立的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为湖南省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拥有湖南省主要的铅、锌、钨、锑、铋等矿产资源的开采权,集采矿、冶炼、研发、加工和深加工、科工贸为一体。
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湖南有色能排进前五强。而河南虽然也是有色金属工业大省,却没有一家企业能在行业中具有如此强大的话语权。
湖南有色事实上是众多资源大省强化资源产业话语权的榜样。湖南有色董事长何仁春曾对媒体这样描绘了湖南有色数年后的版图:“我们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销售收入上500亿元门槛,跻身世界级的有色集团强势企业行列。并通过加强对资源的控制,及产业链的延伸与深加工,打造从资源、冶炼、深加工、制造到国际贸易五大板块,从而谋求全球有色金属的定价权。”
2004年,为了改变湖南有色金属产业“大而不强”的局面,地方大型国企——湖南有色成立,包括黄沙坪矿业在内,七个原中央下发到地方的国企和长沙矿山研究院(下称长沙矿院)整合进来。何仁春提出国企改革新思路:“大集团整合、大集团融资和大集团发展。”黄沙坪矿由原来的三种金属品种发展到铅、锌、钼、钨、铜等10多个有色金属品种,并成功购买了柳塘矿区的探矿权,冷水江钨、钼项目的探矿权也正在转让中。去年,黄沙坪矿的资产总额达8.62亿元。
然而,黄沙坪矿的整合只是初试牛刀。
去年,何仁春先是出资1.85亿元,持有了一体化钨业公司中钨高新(000657.SZ)45.9%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然后,其斥资4亿元重组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自硬),并控股80%。
至此,湖南有色拥有了株硬和自硬,坐上了世界第一大硬质合金生产商的宝座,市场份额瓜分了国内一半。心犹不足的湖南有色甚至在去年还收购了澳大利亚一家矿业上市公司——堪帕斯约10%的股份,并与其签订了合作开发矿山的协议。通过国内外的资源整合,截至去年,湖南有色成为我国以产量计最大的有色金属(铝除外)综合生产商,铅、锌产量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三,锑制品和硬质合金产量全球第一,重要战略资源——钨储量全球第一。
而今年,湖南有色还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以并购为重要手段,进一步加速对资源的整合与控制,建设国内外资源控制平台。
在省内,湖南省国资委宣传处负责人告诉记者,继最近控股了国有湘东钨矿有限公司后,湖南有色将把省内的水口山矿业纳入怀中,并择机重组宝山铅锌矿、川口钨业、香花岭锡业等破产企业。
在国外,湖南有色正与国内一家大型集团公司合作,在巴基斯坦开发建设一个特大型铅锌矿——杜达。此外,湖南有色还正寻求在蒙古、越南、柬埔寨等国的资源开发与合作机会。”
“定价之王”的诱惑
去年的财务快报显示,在香港上市的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2626.HK,下称有色股份)是湖南有色的主要利润来源,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1.3亿元,占集团总利润半壁江山。
用何仁春的话来说,上市融资主要是为了产业扩张。他计划,去年上市一家企业,今年一家,三年内争取再上市一家。
目前,湖南有色已拥有了有色股份,同时间接控股国内两家上市公司——株冶火炬和中钨高新,并参股了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堪帕斯资源公司。其中,有色股份在香港上市创造了去年香港股票首日涨幅之最,最高涨幅达81.8%。
今年,何仁春的上市计划是,年内完成株冶火炬的母公司,即株冶集团的整体上市,从而整合水口山的铅、锌产业;中钨高新与自硬公司一体化运作的方案也正在研究中,将适时将相关优质资产整合进入中钨高新,使中钨高新成为优质高效的上市公司。
更重要的是,三年内何仁春将把湖南有色重型机器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有色重机)打造为产值超过5亿元的上市高科技公司。这将是湖南有色为实现世界级有色集团,着力打造的五大板块之一——制造业。
去年12月28日,湖南有色重机成立,注册资本1.4亿元。它由湖南有色的两家全资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投资有限公司和长沙矿山研究院共同组建。何仁春称,集团将在未来全国矿冶机械行业占据重要的一席。
“公司有望在三年内上市。”这样一来,湖南有色将形成资源、冶炼、深度加工、制造四大板块。“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有国际贸易板块,五大板块合力打造世界级有色集团。”何仁春说。
“对资源的控制是第一步,拥有了资源,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但光靠资源不行,还要打造一个一体化的产业链,才可以增加抗市场风险能力,掌握全球定价权。”何仁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何仁春称,拥有定价权的好处在于,能让企业和国家获得更大的利益。“实际上,在一些产品上,我们也不能完全决定价格的高低,但要是没有我们的参与,价格可能波动很大。我们可以起到熨平价格过度波动的作用。”
钨价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钨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孔昭庆表示,中国钨储量、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全球80%的钨需求均由中国提供。但中国钨业没能像石油欧佩克那样调控世界钨价格的能力。相反,由于钨矿乱挖乱采,深加工环节重复建设严重,钨精矿总量也没有很好地控制,行业集中度过低使中国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丧失了话语权。
而自2005年起,中国的钨价结束了自1980年以来的长期下跌、低位徘徊局面,开始一路上扬。
“我们想通过努力把钨资源整合好,在郴州建钨矿交易市场,就是要在源头上实现对世界钨市的影响。”何仁春表示,“提升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在全球市场的话语权,这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安全。我们应该吸取中国钢铁工业的教训,目前我国钢铁产能已是世界第一,但铁矿石定价权却受制于人,有色金属产业决不能重蹈覆辙。”
延长石油 :与央企分饼
相比于河南与湖南对本省有色金属资源的整合,陕西省对石油资源的整合虽然无法达到争夺定价权的高度,但其在与央企分饼的博弈中所透出的“本土智慧”更值得地方矿产资源品行业借鉴。
2004年10月,作为拥有国内陆上第一口油井的百年企业,也是被称为全国继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后的第四大石油开采炼化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在重组方案酝酿长达六年之后终于宣告成立。
全程参与延长石油重组工作的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能源处处长殷曰勤说:“走到这一步,成立延长石油集团已经成熟。”
他认为,有几个因素是当时宣布成立需要考虑的:一是完成了对陕北石油开采秩序的整顿,具备了重组的条件,另外一点是整个大的条件下,环境比较宽松。
对于第一点,按照国务院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陕北石油市场秩序经过五年多时间的清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4年底,陕西省地方石油采炼企业共建成生产油井22700余口,形成原油生产能力82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9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实现利润56.5亿元。
陕北地区偏远贫瘠,政府财政压力巨大,陕西不甘拱手让出油田资源。早在2003年1月,陕西省向原国家经贸委提出关于陕北地区石油企业重组整顿意见的报告中,直言“陕北地区出现的石油资源矛盾不是体制问题,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的。中石油利用国家资源管理机构变更和自身有利条件,抢先登记了陕北地区绝大部分石油资源,造成一方面中石油占据资源大量闲置,另一方面延长油矿资源严重短缺。”
由谁来主导石油开采,利益格局迥异。有数据显示,中央企业在当地开采一吨原油,留给地方的税费合计大约40元,而由延长石油或县级钻采公司开采,一吨原油地方至少可获得400余元的收益,相差高达10倍。而且这仅仅是税费收入,还不包含由地方全资拥有所带来的经营利润。
延长石油集团是陕西省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其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全面负责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申报登记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公司注册地在延安。重组的原则之一就是:坚持重组后的企业仍为省政府直属国有企业,主要干部由省委管理。
延长石油集团公司下设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油田股份”),油田股份由原延长油矿管理局所属的七家油田公司和安塞县杏子川钻采公司、延川县青平川钻采公司、延长县王家川钻采公司等14个县级钻采公司组成。主要负责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等经营活动,注册地在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
油田股份是延长石油集团控股并管理的核心企业,“要在规范重组的同时,着手研究增资扩股和争取上市的事宜,”延长石油总经理华炜表示,“我们对油田股份公司的组建,就是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来进行的。”
除了油田股份公司,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还下设炼化公司、管道运输公司、销售公司等全资子公司和负责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财务的统一集中管理,负责集团公司的资本运营管理的财务中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延长石油集团之所以能够成为第四大石油集团,很大程度依靠的是除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惟一的一张石油开采“牌照”。而这张“牌照”,属于延长油矿管理局。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延长管理局一直是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以外惟一具有石油开采权的地方石油企业。陕北石油的发展历史,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延长油矿管理局这张全国各省都无法再拥有的石油开采“牌照”的几近可能的利用。
此次重组,延长石油集团将与延长油矿管理局合二为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延长油矿管理局原为处级单位,此次等于“升格”为厅级单位。也就是说,今后延长石油集团下属企业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只要经过国家的区块登记,就是合法合规的开采,再无须面对之前“无证开发”指责。
如今,延长石油集团成立已过三年,从目前的运作而言,已经达到了之前陕西省政府所设想的效果,不仅相对平稳地完成了过渡,也逐步强化的省级政府对资源行业的话语权。
争霸矿产资源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秩序在所有矿产中还是最好的。”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表示。因此,在去年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中,没有提到油气,而是强调整合包括煤炭在内的矿山数量多、问题相对突出的15种固体矿产。这15种固体矿,包括煤、铁、锰、铜、铝、铅、锌、钼、金、钨、锡、锑、稀土、磷和钾,也因此成为上一轮矿产资源争夺战的主战场。
20年来,中国先后进行了多次矿业秩序治理整顿,矿山数量已从1990年代的28万多个减至目前的12万多个,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也不断迈上新台阶。但国土资源部指出,目前的矿业秩序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进行整合,调整矿山开发布局已显得尤为重要。
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国土资源部自2005年起,要求各地根据资源的自然赋存状况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省级行政区域为单元编制整合总体方案,并做出总体部署和合理进度安排。
事实上,中央政府对矿产资源的收权与整合一直未有停歇。
2005年8月18日,《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下发。9月30日,国土资源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发出《关于全面启动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六项整顿任务和六项规范任务,明确了治乱、治散、治本的具体内容。2006年以来,以矿产资源整合为核心的治散工作正在全国逐步展开。云南省先后对锡、铜、铅、锌等六种矿产资源进行整合,探索出了国有资产整体划转的“云锡模式”、委托加工铜资源的“迪庆模式”,以及赎买退出、引进投资的“兰坪模式”等多种整合模式。
李显冬介绍,纵向利益明确与横向统一发证,为了这个目标,中国采矿业的博弈各方已经鏖战了至少20多年。
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原地矿部矿管局副局长、《土地法》与《矿产资源法》两法修改组成员傅鸣珂认为,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矿政管理在纵向上基本保持原有的形式,但随着中央政府作为惟一利益主体地位的丧失,地方政府作为新利益主体强势的崛起,以及矿政管理机构属地化后,自上而下的块块之间畅通和一致性遇到梗阻,中央和地方在控制资源方面的矛盾凸显。
这也是一系列矿产资源争霸战的深层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