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股权是近两年非常热门的生意,这是制造业的“中国故事”在企业股权并购市场上的延续。
对外资在中国的并购数据说法不一。据商务部官员提供的数据,2006年外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合同额不到50亿美元,占中国同期所有外商投资的约2.5%;其中,在制造业中的外资并购比例不足2%。而国际调查机构Dealogic的数据称,2006年前11个月,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共735起,交易金额302亿美元。不管统计口径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外资并购在中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极大。
尽管中国市场曾出现有关国家产业安全及民族产业的激烈争论,并一度延缓了外资进入步伐,但中国对外资开放并购市场的大形势还是有利的——中国仍然坚持对外开放,仍然需要外资。商务部多次表态,中国吸收外资仍以“绿地投资”(新建投资)为主,而国际上吸引外资80%都是并购,今后将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投资中国。笔者曾在去年预测,如果其他环境不出现大的变化,外资并购2007年在中国的前景将比较乐观。
然而,这一判断的大前提在近期出现了较大改变,使得外资并购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必须进行重估。
据国内媒体不久前报道,全球电器巨头法国施耐德集团在等待了14个月后,放弃了入主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宝光股份)。施耐德放弃的主要原因是对宝光股份的价值重估问题。
由于商务部对这一交易仍未进行批复,而国务院国资委去年12月对此并购的批文已经过期,按照7月1日生效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上述交易须重新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履行审批手续。这一变局令施耐德进退两难。
对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份转让,长期以来都是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进行定价。但根据《暂行办法》,今后将改为以股票市值为基础定价。定价机制的改变是一个关键点。在中国股市一路飙升的今天,这一规定令企业收购上市公司股份的成本大增。从产业链条来看,并购宝光股份能够弥补施耐德的短板——施耐德在逐渐往中高压领域渗透,但唯独缺少真空灭弧室的生产制造这一关键环节。据参与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施耐德曾有意继续收购,但按照新规定,它需要付出超过原价4倍的资金,并面临越来越严格的审批程序。考虑到资金、时间成本以及诸多不确定性,原本志在必得的施耐德决意退出。
在笔者看来,对于在产业链上很有价值的宝光股份,施耐德放弃收购,实在是有不得已的原因。中国股市大涨之后带来的收购对象价值重估,以及国内有关部门对施耐德的“产业垄断”嫌疑的警惕,都是施耐德放弃的重要原因。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外资并购会普遍遇到收购价格重估问题。去年以来的中国股市大涨,使得中国公司的市值迅速增大,许多公司股价上涨数倍之多。以宝光股份为例,最近两个月的股价均在13元以上,远高于施耐德2006年提出的收购价2.6元和目前的每股净资产1.94元。粗略估算,重新估价后的收购价格将是原来的4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对上市国企股权进行低价转让(外资大多要求控股权),肯定是要冒“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的。即使是对非上市公司,在当前的市况下,公司股权的估价也会水涨船高。因此,中国审批部门的迟疑和谨慎完全可以理解。
除了中国市场形势的变化之外,以美国次按危机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外资并购决策变化的另一重要外因。美国次按危机蔓延全球市场,引发全球流动性紧缩。近期各发达国家央行联合出手向金融体系注入数千亿美元巨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央行担心市场流动性过于紧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目前,受流动性紧张的影响,全球资金都在回归债市,过去曾勇于参与企业股权交易的私人股权基金(PE)和对冲基金,都要面对巨大的赎回压力和资金平仓压力。以当前这种焦头烂额的局面,它们在投资决策必将进行很大的调整。有理由相信次按危机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变化,将使基金和企业的投资并购扩张受到抑制,这可能极大地影响外资收购的积极性。
由于中国市场对企业价格的重估,以及次按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冲击,外资在中国的并购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至少在今年之内,外资并购增长的前景需要重估,实际的外资并购可能并不乐观。